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小熊說】把胡蘿蔔切小塊的目標達成練習

5月 01, 2017 Posted by 小熊 , , No comments

孩子容易分心,是許多家長想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越來越多孩子專注力不足?根據統計顯示有幾個原因:環境的干擾太多、頻繁使用電子產品和電視、孩子缺乏時間管理、家長疏於陪伴...等,其實大多的狀況,都是由自我控制不足所引起,其實就算是大人,也會遇到注意力難以集中的狀況,更遑論不夠成熟的幼童。


其實隨著年齡成長,大多數孩子的分心狀況會日漸改善,但有些孩子需要我們從生活中幫忙練習,大人該怎麼做呢?可以用任務拆解的概念來練習,在這裏我指的專注是「正確的把一件事,從頭到尾執行完畢」。
能吸引孩子專注的事情,通常是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其實小朋友看電視、玩電動的時候都滿專心,表示他們是做得到「專注」這件事,但為什麼對於大人的要求就容易分心?因為我們總是要求小孩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比方說:「寫功課、看書、收拾東西」,諸如此類的事情,不是小朋友喜歡做的事,所以他會更飄忽、被影響干擾。
請回想一下生活中,孩子什麼時候能專注的做自己的事,把情況記錄下來:

紀錄的事件必須越清楚、越詳細,比方說孩子喜歡看電視(影片),那他喜歡看哪個卡通?通常可以看多久?觀看過程中是否容易被干擾?看影片的時候會做其他事嗎?為什麼喜歡看這個?瞭解孩子的喜好與願意投入心力的地方,才能幫助他進步。

孩子,我們是「玩真的」

觀察孩子的喜好後,我們發現他在做某些事情時,能比平時更專心,上面整理好的項目就是「誘因」,誘因能幫助我們鼓勵、獎勵孩子,去完成一些他意願較低的事,或是我們想訓練他的生活技能,比方說這個禮拜設定目標是「讀完兩本繪本」,獎勵內容是「看完一集卡通」,我們得根據孩子的狀況,來調整目標與獎勵的方式,常見有兩種:

【1.】本週讀完兩本繪本,可以一次看完整集卡通
聽過「棉花糖理論」嗎,看著手裡香甜的棉花糖,大部份孩子會選擇立刻吃掉,只有少數人願意忍耐15分鐘,換得等待後的第二支棉花糖。等待獎勵的過程很難熬,可是透過這樣的獎勵方式,能訓練孩子自律,也就是延遲享樂的能力。
【2.】分階段念繪本、分階段看完卡通
分段領取獎勵的方式,適合年紀小、自我控制力不足、嚴重分心的孩子,透過分段的方式先讓小孩建立信心:只要我願意就能做到!後續習慣這個模式後,再逐次調整,把任務和領獎的時間都拉長。


接下來,請將「希望孩子自己能完成」的任務寫在下表,填寫表格的時候,請考量孩子個別狀況,或者跟孩子共同討論也行。

設計任務時,一定要記得:淺顯易懂的標示出來,讓孩子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任務時段盡量排的規律,教導孩子如何確認內容,並且貼在明顯的地方,設法幫助孩子明白到底該做什麼事,像是可以把預計要做的分段任務列在紙上(或白板),完成後請孩子逐一刪除,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答應給小孩的獎勵必須如實做到,當大人確實執行承諾,孩子會更樂於努力付出。

ps.其實大人也適用分段獎勵!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