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小熊說】說了「危險」還是去做,為什麼孩子聽不懂?

4月 20, 2017 Posted by 小熊 , , , , , No comments

人家說「好奇心會殺死一隻貓」,不知道你有沒有跟我一樣的經驗,小時候看大人用釘書機訂文件,覺得這個過程好神奇,按一下就能把幾張紙訂在一起,於是有一天讓我逮到機會,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用手指做實驗,放在訂書機裡面用力按下去,結果當然就是一邊哭一邊被罵,從那次經驗我學會如何「正確」使用釘書機,也知道釘書機不可以用在人的身上,會受傷流血。


用手指試驗釘書機是很笨又危險的行為,大人口中「危險」的事件,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問號,一個需要去弄清楚的東西,有時候「危險」不是真正的危險,是因為孩子不知道哪個東西叫做危險,他們缺乏生活經驗,當大人說:爐子上的水很燙不能摸,乖巧的孩子接受指令:不能摸,但不曉得為什麼不行摸,而調皮的孩子會去摸,當他被燙到時,才會明白大人說「水很燙不能摸」的完整意思。
其實我們可以避免皮肉教訓,用更聰明的方式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你知道怎麼做嗎?答案就是:從不同面向幫孩子增加生活經驗,首先我們將生活中常見的狀況做初步分類:

感官
常見的狀況
(視覺)
文字
圖像
動畫
景色
(觸覺)
固體
液體
吹氣
黏稠的物質
(聽覺)
音樂
生活環境音
動物叫聲
人的聲音
(嗅覺)
食物
動植物
香味
臭味
(味覺)
酸味
甜味
苦味
辣味
身體感覺
溫度(冷熱)
疼痛
舒服
靜電
情緒
快樂
愉快
悲傷
生氣
以上分類僅供參考


除了五種感官之外,我還多增加兩個:「體感」與「情緒」,如果「看摸聽聞口」是情報搜集,那麼體感與情緒就是統整力,我們透過感官認識世界,接著體感與情緒教我們做出反應,舉例來說:天氣變冷了,1.身體感覺告訴你要穿衣服保持溫暖;2.觸覺根據經驗告訴你喜歡的布料種類,於是同樣具有保暖功效的衣物,有的人選擇棉質、有的人喜歡平滑觸感。

圖表分類的目的,主要用在協助孩子拓展感官知覺,並從過程中學會判斷事情,試著回想一下,您與孩子的遊戲互動中,缺乏哪些類型呢?各位爸媽不妨試試以下四個方式,它們能有效幫助孩子,將生活經驗與解決問題做連結:

1.    遊戲互動作為平時的練習
在遊戲過程中不知不覺進步,是最好的成長方式,例如在家就能玩矇眼猜物品的遊戲,媽媽跟孩子輪流出題讓對方猜,可以限定主題:房間會出現的東西、廁所會有的東西...等等,在互動中引導孩子表達看法,強化思考認知。

2.    大人示範動作給孩子看,請孩子跟著做一次
有些孩子會對未知的事件感到害怕,不敢嘗試,此時大人可以示範給孩子看,當孩子理解後便能增加信心,同時也會因為好玩產生「主動去做」的慾望,從生活中一些簡單的任務開始,當他喜歡這些事情,就會努力去做好。

3.    教他了解「危險」是什麼,做了會有什麼後果
當他問你:火為什麼危險?你可以機會教育:火的功用與可怕之處,試著用暖暖包或暖爐告訴他「熱」是什麼,當溫度到達多少以上會危險,請與孩子一起用身體感覺。與其擔心孩子受傷,不妨讓孩子體認「危險」,一昧地告誡他「危險、可怕」而沒教他該怎麼面對,反而容易造成恐懼膽小的個性。

4.    多數有價值的學習來自於犯錯
「做錯事」未嘗不是件好事,往好的方面想,這是個改變與教育的機會,你們能一起討論為什麼做錯?下次該怎麼做比較好?別把犯錯看的太罪惡,試著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就算做錯了也沒關係,同時不要迴避小孩的問題,必須認真回答

六歲以前的孩子處在「大量累積生活經驗」的冒險時期,他們腦袋裡裝的許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對任何事都保持好奇,從睡醒開始就在尋找任何好玩的事,同時活動範圍也會越來越廣,他們時常離開大人視線,一個不注意就容易受傷,面對這個年紀的孩子,其實不需要過度限制活動,反而藉由「玩」的過程,適時幫孩子累積知識,讓他們日後遇到問題時知道該怎麼應對。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