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遊戲介紹】殺手賽局 Dead Last

殺手賽局是2016年出版,由Matthew Grosso, Andy Patton兩位設計師所設計的作品。
遊戲如其名,是個標準的「賽局」遊戲,玩家會為利益而謀殺對方,只有幸活下來的人才能拿到金塊,前面還是朋友,翻臉就變敵人,以賽局概念為基礎,整體遊戲平衡有趣,結合派對談判投票等幾個元素,機制平衡回合速度快,每次都玩阿瓦隆、風聲,偶爾也想換換口味,老斯推薦這個「殺手賽局」,遊戲節奏快,還可支援到12人,心機又好玩。

賽局理論(Game Theory),又稱博弈理論,最早在1928年就有相關研究,真正奠定基礎的是經濟學家約翰‧納許(John Nash),利用不動點定理證明了均衡點的存在。
什麼是賽局呢?其實生活中隨處可見賽局應用,無論是工作職場、人際關係、家庭問題或是各種大大小小的決定,多半都可以當作賽局處理,簡單來說,賽局就是一種策略思考,「分析兩人以上的玩家,其決策和行動的理論」,透過賽局分析,讓我們能更正確掌握發生問題的狀況,找到較為適當的解決方式。

遊戲介紹:
殺手賽局是個「社交勾結」遊戲,遊戲的靈感來自於最古老的紙質小說/偵探小說之一:通天(Tontine),玩家會隨時改變同盟,為了利益而謀害對方,6~12個玩家每回合要共謀,決定要殺死誰,玩家必須努力成為倖存者,只有成為最後的倖存者,才有機會獲得超乎想像的財富!
🎯 適合年齡:14歲以上(適合成人)
🎯 適合玩家:6~12位
🎯 遊戲時間:45~60分鐘

遊戲配件:
  1. 12張玩家身份卡
  2. 12個卡片支架
  3. 12套投票卡:每套共11張目標卡、1張自己的伏擊卡(共144張)
  4. 80張金條卡:3分(26張)、4分(43張)、5分(11張)
  5. 2套最終攤牌卡:共享(2張)、強奪(2張)、拿一個就走(2張)
  6. 2張分贓說明卡

→12份角色身份卡


→玩家的牌組(正反面),下排是暗殺目標卡。


→金條卡


→倖存者的「最後攤牌卡」

遊戲設置:
  • 每個玩家拿一張身份卡,立成支架擺在自己面前。
  • 給每個玩家一套屬於自己的投票卡(若沒有使用的角色就放回盒子裡)
  • 將金條卡堆面朝下放一邊,抽出四張放在桌面中央。
  • 將「最後攤牌卡」放在一邊,他們會在遊戲中使用。
遊戲進行如下圖,將身份卡立在自己面前,桌面打開四張金條(本回合使用)。

遊戲目標:
想辦法獲得最多的金條。
如果有人獲得25點金條分數(10~12玩家遊戲為24點),他贏得遊戲!

遊戲進行:
遊戲分很多回合,每個回合就是"投票"殺人,大家共同決定誰被消滅,直到最後剩下0~2個玩家,進行「最終攤牌」爭奪黃金,才算回合結束。



每次投票完,都會死很多人,來看下死亡條件(只要符合一項就死掉)
  1. 成為大家合謀的「目標」,若最高票有兩個,就一起被消滅。
  2. 沒有投票給成為目標的玩家,也會被消滅。
  3. 打出「伏擊卡」,但你不是目標玩家。
  4. 目標玩家伏擊成功,他選擇殺掉你。
→圖片翻攝自遊戲說明書

→圖片翻攝自遊戲說明書

回合最後一輪,倖存者會剩下0~2位,此時進入「最終攤牌」模式,來爭奪金條。
在最後一回合,會有幾種可能:
  • 只剩一個玩家存活,那麼他會獨得四個金條
  • 沒有玩家存活,則沒有人可以拿走四個金條
  • 只剩兩個玩家存活,他們必須參加「最終攤牌」
「最終攤牌」的時候,兩個存活玩家各自拿一套最終攤牌卡,
卡片有三個選項:
  • 共享:同意拆分四個金條,每個人得到兩條。
  • 強奪:企圖為自己拿取所有金條(4個)。
  • 拿一個就走:保障自己拿一個金條。
兩個玩家可以先討論,該如何分配金條,接著選擇其中一張牌,面朝下蓋在桌上,當雙方都選好,再一起公開底牌,接著根據兩方底牌結果,進行金條分贓。
🔔特別注意🔔如果兩位玩家都選到「強奪」,那麼兩個人無法分到金條,其他玩家每人一條。


遊戲結束:
比賽一直繼續進行,直到有人蒐集足夠多的金塊。
  • 6~9名玩家:25分金塊
  • 10~12名玩家:24分金塊
小熊老斯:

「殺手賽局」評價兩極,我自己帶團的效果很好,卻也收到朋友開盒後玩不起來,我認為主要在於,這個遊戲非常吃重「氣氛」和「玩家性質」,如果大家沒帶點心機去玩,那是玩不起來嗨不了,很快就覺得無趣,在此我特別推薦給愛嘴砲,會互相坑殺的朋友群,遊戲時間不久,進行節奏也快。

我喜歡遊戲倒數第二回合,也就是快接近對決的時候。
因為人數變少,相對來說每一票都很重要,所以必須更賣力的說服、找同盟,到這個回合除了殺對人,還要假設活下來到最終對決時,「你」想跟誰對決,正所謂柿子挑軟的吃,通常比較無害、好操控人的反而容易活下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