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小熊說】三個引導關鍵,培養孩子好品德

10月 27, 2016 Posted by 小熊 , , No comments
上週到幼兒園上課,小潔哭著說老師欺負她,要回去告訴媽媽。
小潔是個活潑,眼睛大大的女孩,媽媽是日本人,結婚後跟著先生搬到台北生活,於是小潔在國語、日語交錯學習的環境中長大,剛認識時導師特別提醒我:「小潔在國語理解上比其他小孩又更慢一點,課程中再請特別留意她的學習狀況」,幾次上課後,逐漸感覺到小潔時常注意力不集中,也比其他孩子更想要老師全程陪伴。

 

那天教完遊戲,我回到小潔這組與他們一起玩,4~5歲的孩子,有些已經能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但大多數還是依賴大人陪伴,為了避免干擾學習,我把孩子分成兩組,也能把心力放在需要陪伴的孩子身上。
小潔這桌正在玩「動物疊疊樂」,每個人手上有一張任務牌,規則是找到跟任務牌上一樣的動物,並輪流把牠們放到歪歪舊舊的吊橋上,如果有人任務卡上的動物都出現在橋上,他就獲勝囉!因為小朋友們放上吊橋的動物,恰巧跟我的任務卡一致,於是小熊自然很快的贏了第一局,當我準備重新開始,並打算再加骰子的元素進來時...,小潔突然哭了。
小潔:「我要回去跟媽媽說,老師欺負我」,豆大的淚滴撲簌簌直流。
小熊:「小潔不哭,老師為什麼欺負妳呢?」
小潔:「因為妳贏了,妳的動物都在上面,可是我的沒有...」。
小熊:「好,你可以回去跟媽媽說,但老師現在要跟妳說另一件事...」。

道德紀律幫孩子辨別是非

為什麼小朋友覺得,只要哭鬧或是用媽媽來要脅,便可得到她想要的結果?
遇到孩子哭鬧,大部分家長總因為於心不忍,所以很快就妥協,但是因為你的退讓,讓孩子誤以為用這個方式,便可以得到他想要的結果,「捨不得孩子哭」是人之常情,可是,學會面對挫折與困難,是每一位小孩必須要經歷的過程,透過失敗的經驗,孩子從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才能在未來生活中做得更好。
看著小潔,我在心底又嘆一口氣,每次接到新班級,總是有幾個小孩會因為我而哭,當然我們可以依順小潔讓她獲勝,但這不是我該做,也不是我認為對的事情。
「勿因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孩子接受到的價值觀,都是從大人的一舉一動學習而來,我堅信身教重於言教,不覺得因為對象是小孩,價值判斷標準就有差異,不會因為對象是小孩,錯誤的價值觀就可以當做沒看見,但小孩跟大人的差異在於社會成長經驗,所以當孩子犯錯時,可以給予的包容與理解範圍較大。比方說:
年紀較小的孩子犯錯,引導關鍵在於:
  1. 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理解犯錯的動機)
  2. 是否知道這件事是不對的?(從不同角度與孩子分享)
  3. 請他說明日後如遇到相同的事情該怎麼做?(孩子是否從錯誤中學習) 
如是限制行為能力,或是行為能力的對象,重點在於:
  1. 針對其事件與造成後果做討論
  2. 理解犯錯的動機與目的
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是自由的個體,小孩長大也得為自己負責。

 

期待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等小潔情緒比較平復之後,我讓同組的孩子暫停下手邊動作,一起複習事情發生的經過,並告訴孩子們老師的想法,把每個孩子(包括小潔)當作大人一樣溝通,也告訴她:「在老師心中小潔是小大人,很多時候妳自己就可以做得很好不需要靠媽媽,如果小潔還是想回家跟媽媽告狀,可以,不過老師希望妳想想,這樣做是恰當的嗎?告狀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呢?」小潔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順手把眼淚抹乾。
小熊:「好的,老師覺得妳又更棒了,也謝謝妳願意聽老師說話」。
小朋友都很健忘,過沒多久大家很快又玩在一起,好像剛才的事情從來沒發生過,也許小潔真的忘了今天發生的事,也許她一直記得,並且老師的話在她心中深植成種子,等待萌芽。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至深真切的願望,希望孩子能成為優秀的人,能擁有一番成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但在這廣義的期許背後,究竟我們期待孩子擁有什麼人格特質?
康德在討論道德哲學時提出善意志(Good well)的觀點,他把有價值的概念分為兩類,其中一類屬於自然稟賦(稱為gifts of nature),正直、正義、智慧、勇氣、善良...,像這樣善意志,在每個人心中都擁有著,只因身邊的環境不同,會影響你的心態與行為,決定讓多少善意志顯現出來。透過教育與改變,淺移默化中帶給孩子無形的價值觀與行為示範,有我們的努力,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有愛、充滿溫暖。


一點點改變,也是改變。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