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7蘆洲忠義國小 課後班
學生:小一 ~ 小三
人數:25左右
時數:1.5小時
課後班上了一段時間後,小熊老師終於要帶孩子們玩「砰!Bang!」,這是一個以美國西部牛仔槍戰為背景的遊戲,每個人都有各自扮演的角色與身份 (孩子們最喜歡玩角色扮演),如果你是警長,你要消滅所有的壞人,如果你是歹徒,你的任務就是殺死警長!當然遊戲裡還有保護警長的「副警長」和隱藏角色「叛徒」,嘿嘿...
「砰!Bang!」其實含了許多不同的遊戲機制,除了最主要的角色扮演,像是合作、淘汰(死掉就沒得玩)、陣營、技能...等等,所以「砰!Bang!」在教學上最困難的地方(特別是小一的孩子),不僅是讓小朋友理解遊戲規則,更重要的是:請保密身份
(每次看到歹徒亮牌我就快暈倒了😳)

為了讓孩子能夠學會如何玩「砰!Bang!」,我會將遊戲拆解,從遊戲過程中觀察小朋友的互動,逐一添加遊戲元素,這個遊戲我會先拿掉職業卡,同時會挑走一些藍框框的牌,血量固定,第一次玩遊戲,重點不是理解多少,而是讓小朋友喜歡這個遊戲!(動機誘發)所以我選擇使用簡單易懂的方式進行教學引導,降低困難度。
學習不也是如此?如果沒有強烈的學習動機,
就算給他再好的教材,孩子也沒興趣翻開第一頁。
有朋友問我,為什麼要把男生跟女生分的這麼開?其實小熊老師原本是將小朋友打散分組,但是後來發現如果將他們分開,小朋友反而玩得比較好,也不會有排擠的情況,畢竟孩子們主要是1~2年級的小朋友,在兩性相處上比較喜歡跟同性的朋友互動!


而另一群孩子伴隨隔壁桌的槍聲,不受干擾的玩著「卡卡頌」😊
好遊戲,讓孩子變得更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