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娃娃於2006年出版,作者是Jason Schneider,這十隻醜娃娃曾經風靡一時,也真的被做成娃娃和其他週邊商品,說明書上註記每個娃娃的名字和個性,雖然名叫醜娃娃,但看久了粉絲也會覺得可愛吧(大概吧)


超快、超趣味的紙牌遊戲,快來加入這些醜娃娃們,玩家輪流將牌翻開,一直到有三個相同的醜娃娃出現,然後在它們被其他玩家搶走之前,趕快將它們佔為己有,收集到最多的醜娃則獲勝,
🎯 適合年齡:6歲以上
🎯 遊戲人數:2~6人
🎯 遊戲時間:10~15分鐘


- 70張牌(10種醜娃娃,每種7張)

娃娃們有些是外型相似,有些是顏色相似,
十種都混在一起,就很容易看錯。(作者心想:就是要你們看錯)


將牌面朝下放在桌面中央,每個玩家都觸及到的範圍。
以順時針方向進行,大家輪流將牌攤開,分散在桌面上,一旦翻出【三張】相同的醜娃娃,就大喊「Ugly」,玩家同時抓取,如果你和某個人抓到同一張卡片,第一個說「我的」的玩家獲得這張卡片。
如果抓錯了,就必須把原本得到的牌(分數)棄掉一張,移出遊戲。

由於反應類遊戲會讓現場變得激烈與混亂,所以我調整規定:
- 出現三張一樣的醜娃娃,就輕輕拍牠(像打地鼠一樣)
- 每回合,一個人只能抓一張(留點給別人玩)
- 必須要單手輕拍


持續翻牌與配對,直到牌庫的牌用完,擁有最多卡片的玩家獲勝。
《醜娃娃》 操作示範影片

這麼簡單的遊戲,無論哪個年齡的孩子都適合,但特別是大班的孩子,透過遊戲,我認為可以達到【訓練孩子自行解決紛爭、觀察彼此、學習溝通協調】的目標。
【醜娃娃】是反應遊戲,每個人動作有快有慢:
🔴2個人以上同時拍到卡片,要怎麼協調?
🔴有些人用手指點一下、有些人用搶的,他們可以拿走卡片嗎?
🔴翻牌時可不可以自己先看過,再把牌放下?
🔴輪到我的時候被跳過了,怎麼辦?
課堂上總會遇到上面幾個問題,我讓孩子們試著自己仲裁,老師負責重申規則,有人主持、有人協調,也有人只會抱怨,無論如何,他們都在做一件事:建立社群的能力

遊戲是孩子們溝通的橋樑,同時也是他們建立關係、展現能力、自信與傳達自身問題的方式,雖然有些人天生就知道怎麼玩遊戲,但大部份的孩子是需要被教導的,需要有人引導遊戲技巧與規矩、輸家風度、遊戲樂趣...等,無論是學校或家裡,我們常在孩子的遊戲過程中遇到不同狀況,有好的有壞的,很可惜大多數陪伴者會檢討不好的狀況(像是破壞、吵架、排擠),卻忽略也要鼓勵好的地方(像是有創意、合作、包容)。
好的地方要表揚,孩子才知道這是對的可以繼續執行;
不恰當的行為要了解問題背後的原因,並引導孩子思考問題,改正行為。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