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4日 星期五

【遊戲介紹】蟑螂捕手 kakerlakak

2013年出版的蟑螂捕手(中譯),英文翻譯叫Bugs in the Kitchen,老斯買到的版本是Ravensburger出廠,所以仔細看會發現,我附的圖和遊戲介紹的英文名稱不同,不過內容物是一樣的,既然叫蟑螂捕手,顧名思義玩家們就是要設陷阱來抓蟑螂,蟑螂採用電動設計,開關打開後,蟑螂會在餐具迷宮裡浪流連,動呀動的增加不少娛樂效果,看久了也覺得療癒(?),因為我的學生幾乎是幼兒,所以在遊戲開始前一定要特別強調:「這是假的、是玩具!」引導小孩先摸摸看、感覺一下玩具蟑螂,以免他們被嚇到。

官網購買:蟑螂捕手(中文版)
2015年有出另一種版本,比原版的小盒不少方便攜帶,當然玩法也不太一樣,用擲骰的方式移動蟑螂,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連結看看遊戲介紹:kakerlakak(2015)

▲照片取自BGG網站

廚房裡有蟑螂~快打!用餐具將蟑螂引誘進你的陷阱,擲骰決定你可以轉動什麼?是叉子、餐刀還是湯匙?利用你快速的反應力將餐具移動至正確的方向,引導蟑螂掉入陷阱。每抓到一次蟑螂,可以獲得一個蟑螂指示物,先蒐集五個蟑螂指示物的玩家獲勝!
🎯 適合年齡:6歲以上
🎯 遊戲人數:2~4人
🎯 遊戲時間:10~15分鐘
🎯 無需使用牌套


蟑螂捕手的配件較多,也需要組裝,說明書上有清楚的圖示說明,請由大人組合。
  1. 24個固定夾
  2. 24件餐具(8支餐刀、8支叉子、8支湯匙)
  3. 18個蟑螂指示物
  4. 1組底座
  5. 1張遊戲版
  6. 4個陷阱版
  7. 1隻電子蟑螂
  8. 1顆骰子
  9. 2道陷阱門

▲固定夾是用來組裝餐具


▲蟑螂指示物,可愛的畫風

這麼大一盒遊戲,是因為底座和盒子設計在一起,等到組裝完畢,電子蟑螂就會在盒子裡奔跑,特別注意的是遊戲版上有一個圓圓的洞,要把圓洞戳開,後面組裝餐具會用到。



▲把陷阱卡放入盒子外側的四個凹槽

我記得前兩年很流行這個玩具,夜市或玩具店都有得買,當時我們家也買了一隻黃綠色的蟲子給貓咪玩,結果貓咪不青睞,還嚇得到處亂竄(俗辣)。蟑螂捕手所提供的電子蟲就精美許多,第一次玩電力十足活蹦亂跳,不過像老斯是課堂或活動使用,所以耗電量快,就得時常準備電池更換,羊咩咩老師更狂,她說有次失心瘋,買了快20隻....😲 我是否也該去買一批玩玩,看看整個迷宮都是蟲子亂竄的畫面,超療癒(誤)

▲電子蟑螂和地攤買的蟲蟲就是不一樣



首次遊戲,請大人幫忙組裝,小心地將所有配件從紙板下取出,並組裝遊戲版:
  • 將固定夾插入底座的24個洞裡
  • 將遊戲版覆蓋在底座上,圓洞要先戳開

    放好底版後,準備將餐具組裝上去,餐具擺放位置請看說明書
  • 將陷阱放在角落的四個空格裡
  • 將餐具安裝到指定位置(如圖),裝完後請務必壓緊(會有一個喀喳的聲音)

    完成圖如下!餐具擺設請參考說明書上的圖片

  • 將電子蟑螂、蟑螂指示物、骰子準備好。
  • 每個玩家各選一個角落的陷阱,如果玩家人數少於四個,就將沒用到的陷阱,用陷阱門封鎖。若只有兩個玩家,請選擇對角的兩個陷阱進行遊戲。
  • 將所有餐具調整成下面插圖其中之一的起始排列方式。

由最年輕的玩家開始順時針遊戲,將電子蟑螂底部的開關打開,將它放到遊戲版中央。
輪到你的時候:
  1. 擲骰:如果擲出叉子、餐刀、湯匙,迅速將一個相符的餐具轉向。如果擲出問號,表示可以任選一種餐具。
  2. 餐具轉向:轉向一定要90度,不可以轉成斜角


【掉入陷阱】
如果蟑螂掉入陷阱,則擁有該陷阱的玩家,可以獲得一個蟑螂指示物,接著把餐具移回起始設置,玩家們開始新的回合。



任何一個玩家獲得「五個」蟑螂指示物時結束遊戲,該玩家獲勝。



「啊~有蟑螂!」大部分人對"蟑螂"都是敬而遠之,其實我小時候沒這麼怕,直到高中有一次跟同學去倒垃圾,蟑螂從垃圾裡爬出來經過我的手背...,那次之後真的是看到蟑螂,就像殭屍被貼符一樣動彈不得。
不過玩具歸玩具,再說小孩沒什麼親身經驗,本來就不應該對任何物品有設限,所以我帶遊戲時,也會一併教他們認識蟑螂(害蟲)、在家裡遇到時該怎麼處理、平常該怎麼預防(環境整潔與食物保存)、不需要擴大對蟑螂的恐懼(態度)....等等。


蟑螂捕手其實是有層次的遊戲,若要在遊戲中看到策略思考,大班以上的小孩比較適合,但如果只是操作與體驗,中班就可以做到,以我的標準來看,大班程度至少要做到(1.)(2.),中班只要(1.)即可:
  1. 指令操作:丟骰子、依照骰子結果,正確執行動作
  2. 單向思考:如何引導蟑螂回到自己的陷阱?該轉動哪個餐具?
  3. 多向思考:把蟑螂關住也是一個方法,觀察誰快要贏了,上下家的合作很重要
同樣的遊戲有不同目的,端看使用者怎麼運用,為什麼會把蟑螂捕手挪作中班使用呢?因為微電子桌遊不常見,能快速吸引小孩目光與專注力,桌遊大多是靜態、思考類型為主,可是幼兒和大人的專注力時間不一樣,若編課或者活動體驗時沒有將動態、靜態遊戲交錯,小孩子很難坐得住,畢竟桌遊課和一般的學程不同,操作類型的課程不但要考量每個孩子程度不同,還要維持小孩熱度,間接考驗老師安排主題的功力。


0 意見:

張貼留言